不久前,俄罗斯国防部公开了S-70“猎人-B”无人机首飞视频。消息一出,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这款酷似美X-47BB的无人机一经问世,便产生诸多疑问,它是否属于“第六代战机”范畴?它的载荷能力有多大?尤其是人们所关注的隐身性能究竟能力如何呢?
失之交臂,“猎人”未入六代战机序列
俄媒称,“猎人-B”无人机是第6代战机的原型改良版。事实上,第六代战机至今依然还停留在各国的概念研究上,那这款“猎人-B”无人机究竟是不是属于第六代战机呢?
目前,国际上对第六代战斗机的定义通常是人工智能控制的吸气式高超音速战斗机。官方报道这款无人机其超音速飞行速度达到了1400公里/小时。从其使用的带加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和高达54度的机翼后掠角来看,似乎有这潜力。基本符合了高超音速的这一要求。但是,这并非是一种战斗机,所以也谈不上第六代。
“猎人-B”无人机采用了经典的飞翼式气动布局,飞翼的优势是亚声速的巡航效率比较高,在相同翼展情况下可获得更的航程,飞翼设计也降低了飞机在各方向的雷达反射面积,提高了飞机整体的隐身性能。但是飞翼布局飞机超声速并无优势。如果飞翼进行超声速飞行,那么还会进一步增大纵向控制难度,因为超声速飞行时焦点后移,飞机会更稳定,纵向控制起来就更难。从网络图片上看“猎人”无人机也取消了垂尾,这会导致航向稳定性不佳,如果气动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其大幅度机动不容易控制。因此,目前飞翼布局无人机均非严格意义上的战斗机,将其称为第六代战机确实是有待商榷的。“猎人B”无人机非常适合远程隐身对地攻击、侦察监视等任务,而非近距搏斗空战,争夺制空权等战斗机作战任务。
载荷能力强,机动性能优
“猎人B”作战无人机的载荷能力与机动性能十分优异。“猎人B”的体型极大,它的翼展超过了俄罗斯五代机苏-57,达到15米。“猎人B”的飞翼式布局重点集中于机身中部,两侧机翼非常薄,这样可以设计出容积更大的弹仓。同时,“猎人B”起飞重量超过25吨,远远超过美军的X-47B和中国的利剑。同时,“猎人B”的飞翼式布局重点集中于机身中部,两侧机翼非常薄,这样可以设计出容积更大的弹仓。小巧玲珑的机身却有着大号的载荷空间,赋予了“猎人B”出色的对地打击和投掷能力,为其今后搭载重型攻击武器提供了先天优势。
“猎人B”无人机采用机头相对尖锐的高速设计,其预计飞行速度可以达到0.9马赫,亚音速性能比较强劲。具有如此“傲人”的速度,大大增强了猎人B无人机的战场容错能力。相对于无人侦察机来说,猎人B无人机在高烈度对抗的战场中,生存能力将更强。假若“猎人B”无人机与苏—57战机一起编队,执行”忠诚僚机”计划,那么苏57战斗机将可以弥补自身隐身性能不足的缺点,将成为俄罗斯6代机的先遣队,为主战机提供精确数据。
若成为“苏57”的僚机,这也预示了俄罗斯未来“猎人B”无人机可能存在两种主要作战模式:一是无人机集群利用自身机动优势展开机群式攻击,二是和苏-57战机实现快慢高低搭配,掩护苏-57进行突防,让俄罗斯再次有能力与美国在先进战机技术方面相抗衡。
隐身性能欠佳,仍需设计改善
从俄公开情况分析,“猎人B”从外观上与美X-47B有诸多相似之处。首先,三者均采用飞翼式布局,而这种气动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隐身效果。可以看出,这款“姗姗来迟”的S-70“猎人”无人机,是俄罗斯第一款在设计上将隐身性能放在首位的作战飞机。然而,这一款俄无人机的隐身性能究竟如何呢?
从官方公布的视频和图片中分析,“猎人”无人机装有推力矢量喷管,极有可能采用与苏57相同的AL_31F涡扇发动机。这种涡扇发动机通过对喷管外端的收缩扩张调整,控制飞机在不同速度下的推力。但是比较国际上隐身飞翼型无人机先例,如X-47B、雷神、神经元,都并未使用推力矢量喷管。而且后者为提高隐身性能,都对排气系统进行隐身化处理,有效地阻挡后部的涡轮叶片。以此种方式在隐身无人机上使用推力矢量喷管,对飞机的整体性能,尤其是隐身性能是有一定影响的。
俄国防部官方消息称,“猎人B”的复合结构和隐形涂层能让它“几近”隐形,但网络上图片显示,这款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并不能达到上述效果。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其进气口和排气口几乎成一条直线,且机尾并未采取对排气系统进行隐身化。同时,“猎人B”机身上缭乱的进气口和天线更大幅度降低无人机整体的隐身性能。
从目前“猎人B”无人机的状态上来看,它还只是一架实验初期的验证机,距离实战还比较远,这些设计都还比较粗糙,有很多利用苏57现有成果拼凑的痕迹,但我们能分析的问题,俄罗斯同样也能发现,其发动机适应性改进,隐身设计细节改进,在后面应该会得到解决。
“猎人B”无人机虽然难以进入六代战机序列,但其多方面优质的性能已经吸引全球诸多大国的眼球。具有强大工业能力的“北极熊”,很有可能在未来弥补“猎人B”的诸多不足。而到那时,无人机作战极有可能翻开战争领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