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发文指出 海军陆战队应避免成为第二陆地军队 

编者按

当前,美海军陆战队已回归太平洋地区大国竞争,其面临的挑战是,海上机动空间已被中国远程导弹武器覆盖。中国强大的海军力量严重威胁美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为此,美海军将推出“远征先进海上作战”概念,对抗中国威胁。

“远征先进海上作战”概念

现有的 “远征先进基地作战”(EABO)概念采用远征系统,强调利用反舰巡航导弹发射装置,从简单的、分布在敌方武器交战区内的陆地基地为海上控制和海上封锁行动投送力量。即将推出的替代概念“远征先进海上作战”,将寻求利用新兴技术来加强远征先进基地作战,创建综合海上防御力量,以小型、机动、致命和低成本能力对抗侵略海军部队。两个概念都强调战术防御,并高度重视全区域内的或单纯依赖于武器交战区内的陆基基地的能力。该新概念由海军陆战队的海-空特遣部队执行,作战人员在远离母船的小型舰艇上执行该能力。该特遣部队将恢复战术攻击的相关性,主动追捕和摧毁中国海军作战力量,针对冲突进行优化,以在“灰色地带”竞争中遏制侵略。

海军陆战队应避免成为“第二陆军”

“远征先进基地作战”概念形成的海军陆战队力量与陆军多域特遣部队力量类似。美陆军设想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多域特遣部队,通过远程精确火力或防空反导有效地保护空域和水域,这类似于海军的“远征先进基地作战”概念。陆军寻求使用支持力量、机动性、隐蔽性和欺骗性的相关能力迷惑敌方目标,并计划建立第二支多域特遣部队来增强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海上防御能力。陆军将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军队部署导弹控制关键航道的要求,因此,美国决策者将不需要海军陆战队提供额外的陆基能力。这种冗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战略资源相关性的零和互争,从而导致两个军种彼此竞争。考虑到印-太地区存在的诸多挑战,军方需要海军陆战队来补充军队,而不是复制军队。在“灰色地带”的竞争和与中国的冲突中,军种间的冗余将耗费巨大的机会成本,损害军事效能。作为一支陆地部队,陆军应该优先执行岸基任务,海军陆战队则应继续发展某些特定的远征先进基地作战能力,建设成为一支更加灵活和致命的海上远征部队。

解决方案

①制胜地形战。“远征先进海上作战”概念的基本设计原则应用于最适合在海上而非岸上作战的部队。海军陆战队本质上是由能够执行所有梯队联合军事行动的高能力战术单位组成。“远征先进海上作战”仍然忠实于这些原则,但将依赖具有海上作战要素的空-海特遣部队,该部队采用海军陆战队的联合武器,以机动为基础的作战方法,以适应太平洋地区的海上现实情况。

②占据防守优势。“远征先进基地作战”概念指出:“在远程精确武器时代,海上战术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对海上控制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于海洋本身。”在冲突中,空-海特遣部队可以使用非对称、联合武器的闪电战攻击,穿透中国的导弹武器交战区,在西太平洋沿岸海域搜寻敌舰。该特遣部队将成为海军远征部队的新模式,将海上机动力量再次投射到沿海战场。

③优化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冲突。美作战规划指导将海军陆战队描述为卓越的滨海作战部队,但是美海军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陆地部分,没有资源来建立沿海力量,在沿海部分留下了关键缺口。美军应使用多域特遣部队,支持从岸上到海上的区域拒止能力,主导第二岛链作战以及海上任务,关闭并摧毁敌人的火力和机动能力等。“远征先进海上作战”概念的主要战术目标是“进入内部”,在最容易受到攻击的中国船只附近作战。

④海基维护。海军陆战队的海-空特遣部队将通过与海军整合进行海基后勤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第一和第二岛链脆弱的陆地基地的依赖;将依靠混合的军事海上指挥舰、改装的两栖攻击舰、远征快速运输舰和近海支援舰作为海基和后勤保障平台。大型母船将留在武器交战区外,而更小、数量更多的远征快速运输船和近海支援船则利用机动性和最小化的电子辐射在这些区域内生存和运作,作为海军陆战队小型舰船的前线武装力量和加油点。

⑤避免冗余、夺取攻势地位。“远征先进海上作战”概念将使海军陆战队成为一种非对称的移动部队,适合海上作战。这将迫使中国调整其作战概念和力量结构,使其处于防御和被动的姿态,从而使美国占据优势地位。该概念将使海军陆战队能够继续发起进攻,重新夺取美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发挥海军自身力量优势,加强与沿海对手的作战能力。

来源:美国《战争困境》杂志/ 图片来自互联网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张明月

注:文章来源网络,本文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