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邦网2020年1月8日
作者 郑杰光
重视基础能力建设 强化核心能力保护
主要国家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跟踪分析监测基础能力,强化核心能力保护。4-5月,美国防部发布《2018年工业能力报告》,评估飞机、化生放核、地面系统、弹药和导弹等16个领域现状,针对供应商单一、需求不稳定、能力不足、设施老化、缺乏竞争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推进210美元的造船厂现代化计划,对四个国有造船厂组织资本重组、升级改造,布局优化。7月,美国防部制定提升高超声速武器工业基础能力战略,确定薄弱环节和投资重点、优先事项。根据《国防生产法》规定,国防部每年拨款数千万美元用于创建、维护、扩大或恢复核心军工基础能力,2019财年投入5300万美元用于保军。为加强高超声速武器能力评估,采取三个步骤:综合以前研究成果,评估论证;制定“促进和保护”措施,提升高超声速材料、产能、劳动力和基础设施能力,包括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监测工业基础,加强相关部门协调。
年初,俄政府《鼓励国防工业发展子计划》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及评价指标,包括提供各种补贴支持军工企业发展民品和两用产品、确保财务与经济稳定性、鼓励超级计算机技术研发,并提出国防工业人均产值比2015年提高2.95倍、创新产品占比从2018年的35.1%提高到2027年的39.2%等目标。2018年,俄政府为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提供了140多亿卢布经费支持和优惠贷款。4月,英国防部长和工业界领导签署《愿景2025》联合文件,发布《中小企业行动计划》,旨在促进国防出口、鼓励军工创新,破除市场壁垒,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提出到2025年将25%国防采购费用于中小企业的目标,据统计,2017-2018年度,英国防部对英国工业投资189亿英镑,为英国国防工业提供26万个就业岗位;英国防部与奎奈蒂克公司(QinetiQ)签署协议,投资13亿英镑推进16个重要国防试验、培训和评价设施现代化改造。
印度国防部出台加强本土国防生产政策,明确到2025年航空航天与和国防营业额达260亿美元、创造2-3百万个就业岗位发展目标。日本三菱重工在长崎造船厂成立航空发动机配件厂,建立生产线、提供维修保障。韩国国防部与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部签署协议,加大对中小企业参与国防研发支持力度,并制定军品质量管理五年规划,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巴基斯坦政府制定本土国防生产路线图,与私营部门合力打造原材料产业,建立“数字公园”,促进大学研究开发。澳大利亚启动国防工业技能计划,设立国防工业技能办公室,通过“国防工业技能灵活资金池”加强经费支持,2020-2022财年注资2200万美元,创新资助模式,加大对院校资助。新西兰国防部发布《2019年国防能力计划》,2030年前对军队提供200亿新元经费,提升军工自主能力。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 提高综合运营效率
主要国家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统筹协同。美国防部将于12月实施新的采办政策,减少行政干预,简化程序、加快采办进度,采用更加敏捷高效的采办做法,加强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加强风险管理;3月,美国防部宣布成立航天发展局(SDA),整合航天业务,加速军事航天发展。 6-7月,美参院军事委员会提出天军组建新方案,调整空军航天司令部,重组美国天军;美航天发展局发布下一代太空架构,包括空间传输、跟踪、监管、威慑、导航、战斗管理和支撑七层,提供全天时数据通信网络、空间态势感知、跟踪定位监管及快速响应系统;筹建国防部5G办公室,注重从商业科技公司采购5G技术;美海军空间与海战系统司令部正式更名“作战系统司令部”,加强信息战管理,提供非对称手段。9月,美海军宣布简化“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程序,将每个技术加速器主题第一阶段资助金额提高五倍,评估、选择和支付流程加快60%,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作战应用。
1-2月,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成立国家太空中心,增强卫星星座能力;法国防部组建防长主持的国防工业政策委员会,成员包括武器装备总署署长、总署和经济部商业企业总署代表、国防制造商、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经理,负责制定国防工业政策,加大经费支持,推动项目合作,保护中小企业,并设立国防创新局和国防投资基金,落实《推动企业转型行动计划法》。8-9月,法国防部成立隶属空军的太空司令部,整合联合太空司令部、太空作战军事监视中心、军事卫星观测中心力量,建设法国空天军;德国防部发布优化采办工作组报告,推动管理程序、组织结构与人事改革,第一阶段组建项目团队、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提高采办效率,后续阶段充实专家队伍,提高管理灵活性、应对各种挑战;印度国防部宣布2020年3月将发布新的国防采购程序(DDP),简化采办流程,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法、效益后勤等新采购理念,成立新的国防委员会,加强项目可行性评估,修订采购程序及手册,加快部队列装。
军民一体协同发展 培育开放创新生态
重视推动军民一体化、互补双赢,建立创新单元、创投园区,培育融合开放新生态,打造开放平台、创新孵化基地。2-4月,普京表示“推进军转民、提高民品生产是国防工业重中之重”,明确俄国防工业民品产量比重由2018年的20.7%提高到2025年的30%和2030年50%目标;俄政府《2019-2027年鼓励国防工业发展子计划》提出,到2027年,国防工业产值民品比重将达38%;俄“时代”军事科技创新园正在实施55个科研项目,计划在科技园建立若干电子设计研究中心,已有数十家军工企业进驻,并建立4个科技连;俄军计划在93所高校设立军事训练中心,在全国培训6万多人,其中1万多人将成为现役军官,3.4万人成为预备军官。5-7月,美空军与麻省理工学院签署合同,合作研究态势感知、决策支持、逻辑推理、维护保障、自主技术等;NASA启动首个航空航天孵化器计划,选出10家私人初创公司开展试点,合作研发太空技术。
9-10月,美国防部联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宣布:商业界成功案例可提供加快作战部署的方法,将努力发掘商业界成熟技术和成功案例,并与美国总务管理局合作开发军民两用人工智能技术;美能源部成立研究中心,汇集三所美国政府机构与学术机构顶尖专家,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美军已在大学建立五个“开放式校园”,推动军队实验室与与工业界、学术界合作。美海军扩大融资机会,吸引更多小企业合作伙伴,并与通用动力公司签署商业云合同,打造“多供应商、多云生态系统”。
3-5月,英国防部提出国防振兴计划,与工业界合作设立“国防创新基金”,投资50万英镑,并与威尔士政府合作建立先进制造研究所;克兰菲尔德大学启动“数字航空研究和技术中心”建设,与泰勒斯、萨博等公司共同提供经费支持。据统计,2018年英国国防研发开支达26.9亿英镑、增长6.3%,其中私营企业投资16.9亿英镑、增长6.5%,成为推动国防科研的重要力量;北约通信和信息局宣布,未来18个月斥资14亿欧元支持卫星通信、网络安全、联合情报、监视和侦察以及卫星通信研究。7月,法国防部发布首版《国防创新指南》,从创新发现、项目启动、扩大规模、合作共享、评估评价、文化建设六个方面明确政策措施,培育军工创新生态;西班牙北部坎塔布里亚省成立首个国防工业园区,由当地政府联合会和商务部门提供支持,集聚18家企业和3所当地高校,从事舰船、电子、通信业务。
印度国防部宣布,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国防工业走廊于1月正式落成,已获得5亿美元投资,北方邦的另一个国防工业走廊建设资金将通过国防补偿政策实现,鼓励私营中小企业参与,预计解决35万个就业岗位。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称“持续创新是任何国家成功的关键”,“国防技术创新为民用部门带来巨大附带利益”,宣布启动卓越中心、技能发展中心、技术中心、国防投资者小组和防务卓越创新等一系列计划。韩国国防部成立“智能国防创新促进小组”,采取一系列举措,支持军事科研、提升军工能力。为推动民转军,以色列国防部于8月发布“民用和国防技术倡议”,入选项目由以色列SOSA创新平台和国土安全部共同运营,每个入选项目将获5.7万美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