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就其研究提出的 “创新优势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发布报告,介绍了战略的主要内容。该战略以确保美国与中国安全竞争中的军事优势为目标,重点借力于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以更低成本,打造更高效的军事力量,在印太及其他地区营造对美有利的力量平衡。核心内容摘译如下。
1、原则与背景
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正在衰退,或将无法挽回,而在印太地区的利益最为关键。最有效的军力建设之路是减少当前在其他地区的军事承诺和行动,完善对部队和军事能力,节约资源进行优化分配,确保对中、俄竞争对手的军事优势。
2、主要紧急行动与任务
战略旨在为以下紧急行动作好战备:慑止并有准备应对美国领土受到的外来军事攻击;为支持当地部队、履行协议承诺,慑止并在需要时有准备挫败中国或俄罗斯的大规模全域攻击;保护网络、空基等国防关键基础设施免受攻击;有准备为政府部门提供国防支援。
确保能够履行以下任务:为阻止中俄威胁西半球提供外交助力;针对恐怖袭击做好部队和装备的防护,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防卫支援;采取高效的“积极防御”或进攻性行动来抵御威胁扩大。
3、作战概念
战略提出最为优先的目标,是要确保能够快速动员起优质力量,防止冲突扩大到核领域,以及保卫美国本土。为此,战略将常规威慑力视为关键;依靠北约成员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盟友,侧重提升盟友的防御责任和能力。
提倡通过前沿的军队和装备,协助提供可信的威慑、保障和快速响应能力,通过非对称手段重新建立力量平衡。传统技术提升是实现该概念的核心。
4、全球布局
减少在欧洲、中东的军事影响力,减少任何与对抗中俄高端军事能力不直接相关的伙伴任务。更多依靠欧洲维持俄罗斯-北约的平衡,但在亚洲,鉴于中国实力明显强于周边,美国将在维护该地区有效联盟中发挥积极领导作用。
5、重点兵力与能力
核力量与导弹防御。不提倡发展任何新的非战略性核能力,更倾向投资先进常规能力。在确保二次打击能力的前提下缩小核力量规模和成本,同时警惕俄罗斯的安全行为和中国的核力量发展。反导方面,提倡“有限”发展,维持当前地基中程防御拦截能力水平,优先开发低发射成本概念和能力。
常规与特种部队。为确保能兼具反介入/区域拒止的对抗和使用能力,重视能介入拒止环境的空中和海上投送的精确常规打击能力。空军维持现有轰炸机数量,增加B-21,减少现役非隐身战斗机;海军减少水面作战舰(特别是小型舰)和航母数量,增加潜艇和无人装备;地面部队规模大幅缩减,特别是步兵旅、坦克旅等,增加炮兵旅;维持特种作战部队,以支持国家的反恐等特殊进攻行动。
太空与网络能力。美国必须拥有太空与网络领域的主导权,以对抗中俄在该领域的力量发展,必须在受到攻击时有准备地遂行进攻性太空行动、网络行动。明示对手在太空和网络领域的红线和利益所在,领导规则制定。
6、工业基础与设施的影响
关于工业基础,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竞争性和供应基础的安全,并通过竞争推动技术进步,维持美国地缘政治的优势。为此推动多项采办政策改革:主推先进能力开发;为获取非传统国防供应商的技术提供便利;加强技术对外管控。战略还提倡缩小国防贸易与合作的对象及领域、内容,突出新兴技术和提高盟友自卫能力。
7、风险与机遇评估
战略将中国先进军事能力和在东亚的“霸权”视为美军谋求改进的原因。战略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政策协调、工业支撑、外部协作等多重因素的配合,以解决美国国防战略实施普遍面临的目标、方式、手段三者的衔接问题。并认定战略若有效实施,能够使美国震慑中国、置信盟友。
来源: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互联网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穆玉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