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智邦网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不断突破国家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并形成全球一体的创新网络。但是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区域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创新资源,从而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当这些区域的创新集聚和辐射力超越国界并影响全球时,便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公众创办新企业的积极性;
获得风险投资以确保好创意成功进入市场的可能性。
三是拥有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组织;
四是能培育和吸引大量活力迸发的创新型企业;
五是能产生一批对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和创意;
六是拥有比较完整、适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七是具有“宜居”“宜业”的生活和商业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与政商关系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
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并形成集聚效应
纽约的创新型企业大多集中在互联网应用技术、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及移动应用软件上,创业者注重把技术与时尚、传媒、商业结合在一起,挖掘互联网的新增长点。
东京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大的本土企业研发能力,这是东京科技创新企业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根本原因。日本的丰田、本田、三菱、索尼、日立等公司的总部均位于东京,企业的内部研发活动构成了城市创新的主要来源。同时,为了吸引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东京明确提出要建设“亚洲总部特区”,以此促进东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仅2013~2014年,东京吸引外资企业设立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的企业就有40多家。
伦敦在向创新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也吸引了思科、英特尔、亚马逊、高通、谷歌、Facebook等一大批国际著名科技企业,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发挥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融资功能
风险投资也是硅谷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发动机,硅谷许多重要技术都是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实现了产业化。硅谷年均风险投资额高达70亿美元左右,占美国的近四分之一,天使投资额占整个加州的87%。
波士顿地区风险资本市场成熟度高,监管完善,也使得波士顿地区产生了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发展的集聚效应,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在伦敦科技城周边汇聚了英国和欧洲众多顶级风险投资公司,为科技创新提供完备的融资服务。甚至连硅谷银行和谷歌新成立的谷歌欧洲风险投资公司也入驻伦敦科技城,后者宣布为伦敦投入1亿美元的创投基金。
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生态
纽约政府致力于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纽约州立大学的纳米科技学院为例,该学院由大学、政府、企业等机构联合投资共建,需要同时向大学以及相关机构负责。纽约拥有数百个科技产业组织,涵盖金融、时尚、媒体、出版、广告等各类产业,建立起了产业互助系统,形成了良性的科技圈生态环境,给新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东京的创新活动往往表现为产业、学校和研究机构间的多方协同,发挥各自所长,实现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的有效合作。东京政府一直鼓励教育界与产业界共同设立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这种联合人才培养计划和所培养的人才受到产业界与教育界的欢迎。
实行高度国际化的开放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