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3 智邦网
来源 搜狐网
目前全球最为主流的四大 卫星 导航系统,分别是欧洲联合研发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美国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其中美国的GPS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GPS于1964正式投入使用,在经过70年代美国海陆空三军的升级换后,GPS导航系统 一直到1994年,其24颗卫星全部部署到位,全球覆盖率高达98?
在GPS使用权对外开放以后,大部分国家都可以免费使用GPS定位服务,但是美国愿意自己花钱维护运转,免费供各国使用吗?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是使用的美国GPS导航系统,这样就留下安全隐患,因为GPS的民用码不仅非常低,而且美国能在任何时候对使用其导航系统的国家进行导航切断,这就会使依赖GPS的民用航空通讯和军用 导弹 等一系列领域陷入危机,所以研制国产的自主导航系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极为重要,于是拥有35颗的中国 北斗 导航系统就应势而生了。
美国GPS为什么比北斗少11颗卫星?
那么美国的GPS导航系统为何只有24颗卫星,比我国的北斗还要少11颗呢?因为单单仅这24颗就已经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它们分布在地球的6个轨道上,每个轨道有4颗卫星,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时刻都可以看到4颗卫星以上,而通过这4颗卫星,我们就可以在书面上求解4个方程组,得到地球空间具体位置的坐标和时间共4个具体变量值,这样就达到了位置定位的目的,而这24颗卫星就已经达到了全球定位的作用。
中国北斗35颗卫星的具体位置
那么北斗为什么要发射35颗呢?实际上北斗的工作原理与GPS相差无几,但它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一样,使用了27颗地球中轨道卫星,因为低轨道已经被GPS等其他国家的卫星所占据。这27颗卫星被发射分布在3个中轨道上,每个轨道上有9颗卫星,总共比美国的多三颗,那么其余8颗卫星去哪了呢?
北斗比GPS更为精确的地位和其他两项功能
北斗导航系统的前27颗卫星发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从第一颗到最后几颗发射相隔10几年的时间,可能还没等到最后几颗发射,前面先发射的卫星就已经寿终正寝,为了使北斗导航尽快投入实验和实用,我国就提前发射了3颗倾斜地球 同步卫星 ,这种思路也一直被行业所称赞。除了与GPS有着相同的功能外,北斗还有自己独特的两个特点。一个就是接收机主动发射信号给卫星和卫星短信的功能,而另外的5颗卫星就是针对这两个功能发射使用的。北斗导航的这35颗卫星的共同作用最后为我国提供更高精度和提前投入实用的市场转化速度,以及GPS没有的功能—卫星短信的功能!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