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勾勒未来25年“机器人士兵”蓝图

cnbeta网站2018年6月25日讯

虚构Norachi作战目标

想象在2020年,虚构的Norachi发生一次国际事故,当联合国的一支核武器勘察小队到达目的时却被驱逐出境。考虑到Norachi正在研发核武器或正在出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可能性,联合国必须对其进行制裁。

为此,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美国将向该地区调遣机器人军队–无人勘察机、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潜水艇,必要的时候还会有无人攻击机作为后援。

如果在Norachi发现了核武器设备,军方将向当地派遣“特种部队”–小型勘测无人机,它将负责潜入核武器区域,另外军方还会派遣地面机器人到达目的地进行紧密监视。这些机器人将通过太阳光和月光以及低功耗激光供能。

如果Norachi想要通过水路的方式朝外运送WMD,美国军方调出载有士兵和作战无人机的大型高空飞机执行军事任务。士兵将负责利用无人机摧毁运送WMD的护航队。

现实作战

当然,五角大楼的机器人作战计划并不意味着未来能够看到如同影片《终结者》中那样的机器人,未来它更多的是军事战略和机器人战斗模式的结合。

由于不断缩紧的国防预算,五角大楼不得不做出抉择,转而选择长期成本投入更低的无人系统。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军方已经拥有1万多架无人机,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看似繁荣的无人机发展现状其实并未真正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它们所采用的都是专有系统,并未跟传统的军事装备完美融合。

但美国军方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机器人执行军事不仅仅只是它们行动灵活、能够快速搜寻到恐怖分子,另外它们还能代替人类士兵完成一些可能不得到任何结果的枯燥监视任务或搜查化学、生物或核武器等危险品的危险任务。

在未来的25年时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无人机系统的不断完善,美国军方将真正实现在水、陆、空军部署机器人军队。

而为了能够实现蓝图中提出的目标,五角大楼必须要将现在昂贵而又零碎的无人机项目全面整合,另外还需将这些军事项目模块化,从而达到维护、整改更加容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