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提交给总统和美国国会的最终报告建议,美国不应禁止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武器。报告作者指出,在现代敌对行动中,决策时间越来越短,仅靠人已经不能迅速对威胁做出反应。
这份报告是由Google前负责人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罗伯特·沃克(Robert Work)领导的大型团队两年工作的成果。埃里克·施密特目前是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负责人。
报告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防止中国在2030年之前领先AI领域。
给总统和国会的建议包括:
- 到2026年将美国在民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支出增加一倍,达到320亿美元;
- 放宽移民法以吸引全球最优秀人才;
- 加速中国人才外流;
- 组建专门机构帮助总统制定全面的AI政策。
贯穿整个报告的主旨是将AI技术与军工联合体相联系。
报告指出,几十年来美国一直依靠“重型”军事装备的发展,例如军舰,航空母舰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
报告还建议美国高科技公司每季度报告其与中国的合作情况。
此份报告的总体基调表明,华盛顿在某些战略技术方面已经感到落后于中国。
正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黑龙江大学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马友君,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的那样,美国人只是不甘忍受。

世界上许多专家不止一次表示反对在军事领域使用AI以及开发致命自主武器。
这份报告同样受到批评,因为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看法,报告将让机器人杀手合法化。然而美国报告作者的理由是,美国的潜在对手——中国和俄罗斯——不太可能同意禁止自主武器。如果这样,美国将处于弱势地位。
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高等经济大学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认为,问题还在于如何对自主武器进行分类。
在报告作者看来,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自主武器系统通过了所有必要的测试,并且在人的指挥下使用,那么这种系统就不会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中国坚持类似立场。在2018年政府专家小组关于“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的一次会议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第一个支持禁止使用此类系统的常任理事国。
致命自主武器系统是指,在执行战斗任务整个过程中完全排除人为干预和控制的系统。换句话说,至少在技术上提供了人类控制可能性的自主武器系统不属于中国支持的禁令。此外,中国提出了一项倡议,禁止使用完全自主系统,而不是禁止其开发和生产。

卡申强调,无论如何,俄罗斯、中国和美国都在发展类似的武器系统,但三国都没有同意采取严厉的禁止性措施。
在对待自主武器系统上的表现,越来越开始近似于主要军事大国在发展核武器方面的做法。
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单方面减少本国核武库,因为核武器数量和质量的均等可以保持战略稳定,并且是将来防止侵略的一定保证。
顺便说一下,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的作者对核武器另有别论。他们认为,此类武器不应在自主武器系统中以任何方式使用,使用此类武器的决定应仅由美国总统决定。
声明:本平台发布部分内容来自公开资料或者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