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制背景
Kh-32导弹是“厨房”(Kh-22)导弹的改进型。Kh-22导弹于19世纪60年代服役,是一种可打击地面目标和水面舰艇的多用途导弹,可装备图-22M3“逆火”轰炸机,该组合曾是苏联重要的反舰作战力量。冷战时期,由于苏联的水面编队力量比美国相对较弱,为寻求有效的非对称手段,苏联强调利用潜艇、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封锁海洋,重点发展能够打击美欧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的重型远程超声速反舰导弹。Kh-22导弹即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反舰导弹之一。
而Kh-22导弹射程约300千米,但重达6000千克,“逆火”轰炸机仅可挂载1~3枚导弹。另一方面,为应对苏联的非对称对抗思路,美军对防空体系进行改进,发展了“宙斯盾”作战系统、F-14“雄猫”式战斗机以及AIM-54导弹等新一代海军作战装备,自动目标探测识别以及应对多目标的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使执行反航母任务的苏联轰炸机受到严重威胁。
在此背景下,苏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Kh-22导弹进行改进,升级型号为Kh-32导弹,增加飞行高度、提升射程、增强突防能力,以在防区外打击美国航母编队。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Kh-32导弹项目一度停滞,俄罗斯以出口为导向,着手研发既可用于外贸又可装备俄军的Kh-35等小型反舰导弹系列。
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恢复以及美俄政治冲突与分歧加大,俄罗斯调整军事战略和武器装备建设方向,打击美航母编队再次被列为俄军事能力建设和装备发展的重点,Kh-32导弹重回公众视野。Kh-32反舰导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于2016年进入俄空军远程航空兵团服役,且目前正处于生产阶段。该导弹可装备图-22M、图-22M3M战略轰炸机,是俄罗斯重要的反舰作战力量。
(二)战技指标
图-22M3战略轰炸机挂载Kh-32导弹
Kh-32导弹由Kh-22导弹改进而来,基本保留了Kh-22导弹的总体设计和气动布局。与Kh-22导弹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更换了动力系统,并采用了带有无线电校正功能和地形校准功能的新型无线电惯导系统,以及具有抗干扰能力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使导弹的飞行能力和复杂对抗环境下毁伤能力均得到提升。
采用高空巡航飞行,导弹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大幅增强
根据外媒报道,Kh-32导弹采用与Kh-22导弹类似的高空弹道,点火发射后迅速爬升至平流层,最大爬升高度达40千米,在30千米以上的高度飞行时,导弹最大飞行速度超过Ma4。与Kh-22导弹的最大弹道高度27千米相比,弹道高度更高。美国现役主要防空导弹的飞行速度集中在马赫数2~3,“标准”-2导弹最大作战高度约为25千米,“标准”-6约为34千米,而“标准”-3最小作战高度为70千米,由此可见,Kh-32导弹在40千米飞行时恰好位于美国海军舰载防空系统的空白区域,且飞行速度高,可实现有效突防。
射程大幅提高到1000千米
导弹采用了尺寸较小的新型TK-56型战斗部,由于战斗部尺寸减小,油箱容量增加,同时采用新型推进系统,使得其射程可达1000千米,在接近目标时导弹以大角度俯冲,由上至下攻击目标。美国航母战斗群内承担防空预警任务的主要作战兵力为航母舰载机,Kh-32导弹的射程远远超过了美国航母编队舰载防空导弹400千米的最大控制范围,而Kh-22导弹的最大射程仅为400千米。相比之下,Kh-32导弹可有效进行防区外攻击,大大提高了载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提高
Kh-32导弹采用改进型主动雷达导引头,与Kh-22导弹相比精度显著提高,可达米级。同时导弹飞行高度从Kh-22导弹的15千米提高至40千米,导引头探测范围进一步扩大。据简氏推测,Kh-32导弹并未采用卫星导航,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动力系统能力提升
Kh-22导弹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为肼燃烧剂+发烟硝酸氧化剂,具有高毒性,地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与呼吸设备进行操作,使用与维护不便。Kh-32导弹将其更换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能量密度更高,系统复杂性更低、可有效降低使用维护难度。但会因推力调节困难而制约飞行灵活性。
表1 Kh-22导弹与Kh-32导弹战技性能对比表
(三)性能制约
Kh-32导弹近图
基于外媒报道的Kh-32导弹性能参数和实物图,不难发现该导弹的基础设计已较为老旧,对性能的提升形成了显著制约。
气动外形制约高速高空巡航能力
Kh-32导弹仍维持Kh-22导弹的圆形弹身+大后掠三角翼外形,其有限的升阻比难以维持30千米以上高空高马赫数持续巡航飞行,另外该气动外形在长时间高马赫数巡航飞行时,一方面会由于较高阻力造成油耗陡增,另一方面会因为气动热积累造成结构失效(因此需要对Kh-22导弹材料体系进行更改)。此外固体火箭发动机难以根据不同任务灵活调节推力,因此Kh-32导弹更可能采用接近弹道与巡航混合的飞行方式,在发射后以弹道轨迹高速奔袭,进入防区后降低高度与速度进行巡航飞行,末端以大角度俯冲攻击。
火箭发动机决定动力水平
Kh-32导弹虽然换装了性能更高的火箭发动机,但这类发动机应用于航空领域仍然是比冲和经济性有限的动力形式;此外Kh-32导弹表面未见进气道,可见导弹仍需要携带氧化剂,不仅使得体积与质量难以降低,还必须将战斗部质量减少一半,以并不经济的方式提升射程。
火箭发动机可在稀薄大气或太空中正常工作,是弹道导弹的理想动力形式,应用在巡航导弹中,相比于吸气时动力则会显著增加系统死重,提升导弹成本、降低投送效率。Kh-32导弹如采用吸气式动力系统,则需要将原有设计进行根本性改动,效费比过低,因此仍沿用原有动力形式。
战斗部毁伤能力大幅降低
为提升射程,Kh-32导弹战斗部质量降低至Kh-22导弹的一半,且仍采用常规战斗部,将显著影响爆炸威力。其所携带的500千克高爆战斗部可对美现役驱逐舰造成严重毁伤,但很难使用少数导弹令航空母舰丧失战斗能力,这将增加超声速战略轰炸机平台的出动数量,特别是考虑到该弹的单平台挂载数量。
(四)结束语
声明:本平台发布部分内容来自公开资料或者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