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太司令部司令提出印度-太平洋愿景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在美国武装部队通信与电子协会的2021年印太技术网在线活动上表示,印太地区取得军事成功和支持自由开放社会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批判性思维、发展专长、挑战假设和集体合作,以实现联合部队的全部潜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基于以下四大关键支柱开展行动。

第一个支柱是提高联合部队的杀伤能力

基本设计是建设一支综合性的联合部队,可以拒止对手支配海、空、陆、太空和网络空间领域的能力,进而支持联合部队在所有领域的控制和投射能力。

戴维森建议,联合部队必须更充分地整合网络能力、太空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和装备远程精确火力的地面部队。如果威慑失败,也必须保持强大的进攻能力来取胜。对现代化工作的投资必须利用先进技术网络提供的先进能力,例如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

戴维森还提到了天基持续雷达提供中国军事活动态势感知的重要性。他指出,其他重要的推动因素还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遥感、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5G技术。

为支持这一行动,美印太司令部在2022~2027财年投资规划中,计划投资76亿美元用于提升联合部队的杀伤力,其中的优先事项包括:第一,建设关岛防御系统,即在关岛部署岸基“宙斯盾”防空反导系统。印太司令部计划2022~2027财年为其投资13亿美元,其中2022财年投资3.5亿美元。第二,研发并部署一型“战术多任务超地平线雷达”,提供对空中和水面目标的远距、持久探测能力。印太司令部计划为其投入1.97亿美元,其中2022财年投入约1.68亿美元。第三,在2022~2027财年为“天基持久雷达”项目投资23亿美元,其中2022财年投入1亿美元。印太司令部希望研发一种低轨传感器,特别是一种对目标区域具有快速重访率的天基雷达星座,以保持对敌方活动的态势感知,并提供低延迟的目标监视和地面/空中目标指示,还可为关岛防御系统和战术多任务超地平线雷达提供持久信息。第四,强化情监侦能力,特别是有人驾驶飞机,计划2022~2027财年投入2.06亿美元。第五,提升针对500千米及以上距离目标的陆基远程火力打击能力,计划2022~2027财年投入33亿美元。

第二个支柱是加强印太地区的部队设计和态势

戴维森表示,加强该地区的部队设计和态势必须使多个领域的能力融合在一起,才能在不集中兵力的情况下创造质量优势。这主要通过将一支前沿部署的联合部队分布在整个作战空间,同时平衡其杀伤力和生存能力来实现。

他补充说,驻外和轮调联合部队的持久存在是使盟国和伙伴国家放心的最可靠方式,同时也展示出应对对手的决心。

第三个支柱是加强联盟和伙伴关系

戴维森指出,加强伙伴关系可以通过训练演习(训练演习有助于加强互操作性)、信息共享协议、对外军售、扩大军事合作和国际安全对话来实现。

第四个支柱是演习试验创新,不仅在联合部队内部,而且与盟国和合作伙伴一起进行

戴维森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司令部正致力于在印太地区关键位置建立一个实况、虚拟和构造联合网络。演习试验创新的其他场地包括整个印太地区以及整个美国的靶场和训练区。

美印太司令部在2022~2027财年投资规划中,演习、试验和创新经费达69亿美元,其中包括新创立的“太平洋多域训练与试验能力”,计划2022财年划拨2.4亿美元,2027财年前累计投入19亿美元。
声明:本平台发布部分内容来自公开资料或者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