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岛电视台》2021年9月12日报道
经过20年的反恐战争后,美国技术公司(互联网巨头)变成了万亿企业,为美国经济贡献几十亿美元,政府没放一枪即控制了老百姓,而用户和百姓却付出了隐私、安全和金钱的代价。本世纪初,互联网公司受到了极大的经济冲击。谷歌的创始人们不会忘记,当年曾寻求将公司卖给雅虎,只是因对方出价300万美元,未达到谷歌500万美元的售价预期,此交易在2002年告吹。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佐斯也不会忘记,当年的公司因互联网泡沫危机(DOT泡沫)而陷入了极为困难的财务境地。而脸书和推特公司当年还不存在。对亚马逊、微软、谷歌、脸书和推特公司的研究表明,过去20年,这些技术公司靠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发了大财,主要是从美国军方、情报机构和执法部门获得总包和分包合同得以迅速壮大。统计分析表明,2004年至今,上述5家技术公司从政府军队获得的合同已经翻番。2007年至2019年,美国国土安全部授予硅谷头部企业的总包和分包合同增长了50倍,亚马逊和微软两家公司占了其中大部分份额。2015年至2019年,亚马逊公司获得的联邦政府合同增长了400%,微软公司增长了800%。期间,谷歌从国防部获得1600万美元的合同,国土安全部200万美元的合同,司法部(主要是FBI)400万美元的合同。自2004年以来,5个政府部门授予上述5家技术公司共计447亿美元的合同,其中,国防部签发合同438亿美元,安全部3.48亿美元,外事部门2.58亿美元,总务署2.44亿美元,其余为司法部合同金额。而这些公司研发的技术却主宰了今天的日常生活,从半导体到人脸识别技术等方方面面。这些合作也推动了上述技术公司与情报机构、执法部门和军队之间的人员流动,大约有200人在政府和企业都曾担任过不同的角色,例如简·凯利,作为云技术战略研究专家在2018年入职亚马逊,此前,他在国防部供职10多年。
声明:本平台发布部分内容来自公开资料或者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