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GDP与广东省相当 为何仍是世界前三强

2019年05月14日 10:55 新浪军事

  年年阅兵!俄罗斯的强国地位全靠这口气

  2019年5月9日,俄罗斯又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一年一度的胜利日阅兵,一列列“不精锐”的俄军,服装整齐、趾高气扬地踏过了莫斯科红场,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

5月9日是不同于西欧国家V-E Day的俄国专属纪念日

  2018年俄罗斯GDP的1.64万亿美元,基本上没比中国广东省的1.47万亿美元GDP多太多,而人口也不过1.4亿,在经济、人口、发展各方面都不算太好,为何它仍是世界前三强国呢?

再穷,也要扬起高傲的头颅!

  俄罗斯虽穷,但苏联给俄罗斯留下的遗产实在太丰厚,即便俄罗斯吃了20多年老本,在某些领域依然比卧薪尝胆20年的中国强。

苏联建立后,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在基础科学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在冷战时期,苏联为了追赶美国军事优势,不惜血本地在军事领域、基础科学领域进行投入预研,其技术积累之深、范围之广是不可想象的。

苏联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惜血本的 比如苏联暴力美学的N1火箭

  世界最庞大的核武库也是俄罗斯至今强硬的底气所在,虽然经历了大量淘汰,但目前仍然保持一支全世界最强的核威慑力量,光战略火箭部队目前拥有286个作战导弹单位,12艘核潜艇可携带176枚潜射弹道导弹,一次性可投放1500枚核弹头。

 庞大的核力量和先发制人的战略 也是俄罗斯说话的底气。

  此外,俄罗斯地大物博,不仅拥有世界最广大的领土,而且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更是丰富到了极点,广袤的西伯利亚还有大量资源没有开采,俄罗斯靠着卖资源都能躺着发财,因此经济虽然不振,但并不穷困。

  西伯利亚冻土上的油田

  以上这些只是俄罗斯仍然强硬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心气尚在。历史上俄罗斯虽被蒙古帝国统治,但蒙古人也给这个民族的血液中注入了“草原狼”的进攻精神,武力意识、扩张意识和征服意识,深深地融进俄罗斯民族的心中。

俄罗斯的强硬外交辞令是俄式强硬风格的直观体现之一,无论是普京还是国防部长亦或是外交发言人等官员,他们的发言常常是强硬之余又带着几分辛辣的讽刺幽默,各种梗玩的非常溜,让美英这些“老对手们”听了有些“如鲠在喉”的滋味。

例如2018年4月,德国防长冯德莱恩参加北约峰会时对俄罗斯出言不逊。对此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回怼:问问你爷爷当年被我们打的有多惨!这种狠狠的打脸在俄罗斯外交史上并不鲜见。

绍伊古的辞令可谓是直戳痛处

  “嘴硬”肯定是不够的,国际舞台上的国家博弈,外交只是辅助手段,关键时刻还得靠硬实力,从二战至今俄罗斯/苏联参与了多场战争与局部冲突,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表现将骨子里“不服就干、以血还血”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经济寒冬,国力倒退,民众和军队的日子都极为窘迫,在世界很多地区都选择了收缩、放弃的大策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势力因此甚嚣尘上,狂傲一时不再把看似只剩“一口气”的俄罗斯放在眼里。

苏联解体后困境中的俄罗斯

  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南联盟军队被迫撤离该地区,北约提出要在科索沃组建“多国维和部队”(实际要加强对该地区控制),然而当俄罗斯提出想参加维和时北约却不答应了,在多次谈判后, 北约回绝了俄罗斯的请求。

普里什蒂纳机场是科索沃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价值极高

  既然谈不拢,那就来真的,俄方当即决定“生米煮成熟饭”,实际占领对当地极为重要的普里什蒂纳机场(旧称斯利季奇机场)。1999年6月11日俄方命令200余名精锐俄军伞兵火速占领机场。俄军轻装简行,硬闯北约哨卡向目标一路狂奔。

 占领机场后侦查周边情况的俄精锐伞兵部队士兵。

  发现异常的北约如梦初醒,慌忙调集一支英军部队欲赶在俄军前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高层甚至下令“如果俄军先到达就把他们赶走”。

 姗姗来迟的英军“挑战者”主战坦克被俄军拦下

  然而却没说用啥方法把俄军“赶走”,要俄军自己乖乖的走也不现实。等到英军到达机场,发现一切为时已晚,俄军伞兵们已经在等着他们了。最终未避免更大冲突,北约不得不承认了“虚弱”的俄罗斯在科索沃的实际军事存在,震惊了西方世界。

 英军(戴贝雷帽军官)在媒体众目睽睽下被俄军“送别”让当时风头正盛的北约着实有些尴尬

  近年来,俄罗斯实力略有恢复,在对待“问题邻居”等周边安全问题上也频繁展示强硬手段。

2008年8月8日曾与俄罗斯同属苏联的小国格鲁吉亚仗着有美国的“声援”与军事资助,先下手为强出兵南奥塞梯争议地区,一度将该地2/3占领,但次日俄军便展开反击如风卷残云一般将格鲁吉亚部队在五天内击垮,令世界震惊。

俄罗斯战争片《穿越火线》(又名《8月8日》)就是讲述这一场战争中的故事

这次反击强硬而干脆,空军对格鲁吉亚狂轰滥炸,陆军更是长驱直入,不但占领了南奥塞梯,还占领了很多格鲁吉领土。而格鲁吉亚等不来北约的支持,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仓皇撤退。

俄军给格鲁吉亚的留言墙

  打完了,俄军还不忘在格鲁吉亚军营的墙上留下离别赠言:“亲爱的格鲁吉亚同志们,请你们认真学习战争的艺术,我们会回来再考你们的”——这嘴炮天赋……

除了小国格鲁吉亚,还有东欧另一大国乌克兰。2014年乌克兰内部发生内乱,乌克兰由原本的亲俄态度180度转变为亲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这无疑会严重压缩俄罗斯的安全空间并损害其国家利益。

 2014年初乌克兰首都基辅发生的骚乱

  而乌克兰当时控制的克里米亚地区,扼守亚速海与黑海咽喉,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是俄军黑海舰队基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俄方当即决定派兵夺取克里米亚地区的控制权,2月27日未佩戴徽章且蒙面的俄军士兵突然占领了克里米亚最高议会。俄军迅速出击占领克里米亚境内重要场所设施,乌克兰驻军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要么被解除武装,要么直接倒戈。

 

乌克兰精锐的“金雕”特种部队转投俄罗斯

  关于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尚有争议,但从历史来看克里米亚确实曾是俄罗斯辖地,直到1955年才划给乌克兰。不过失去土地的乌克兰一直耿耿于怀,2018年的11月,乌克兰海军出动三艘舰艇闯入被俄军临时封闭的克里米亚海域并向俄军开火。

  俄罗斯巡逻船撞击乌克兰武装炮艇

  俄联邦安全局克里米亚边防局的巡防舰立刻予以反制,采用撞击、截停等方式将乌克兰舰船及船上士兵全部俘获,让企图进行试探的乌克兰政客碰了一鼻子灰。

“问题邻居”要“修理”,海外的场子也不能丢,元气有所恢复的俄罗斯近年来在中东、南美等地区都有所作为,在叙利亚战场上已经打了四年,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有力打击了恐怖分子。

不过战场伤亡对于号称“战斗民族”的俄罗斯来说是常有的事情。历史表明,俄罗斯为达目的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手段。而历次俄军的强硬反击事例也向外界释放着这样的信息:“俄军有仇必报,不管用什么方式,不要惹我。”

“惹俄军试试?”“试试就逝世!”  (图为俄军战机空袭叙利亚极端武装)

  2018年2月俄军一架苏-25攻击机被极端武装击落,飞行员在落入极端武装控制区后顽强抵抗但因寡不敌众被包围。在最后关头他拉响手榴弹与极端武装分子同归于尽。

俄军飞行员拉响手雷

  事后俄军出动战机、武装直升机和特种部队对该地极端武装进行了打击,杀害飞行员的武装分子被全部击毙,基本上是被全歼了。

今年3月26日,俄媒报道称,叙利亚一伙30多人的土匪被俄军全部歼灭。这伙土匪之所以成为俄军打击目标,是因为他们袭击了在叙利亚巡逻的俄军并导致3名士兵阵亡。

  俄军向恐怖分子发射白磷弹

  当然,在各方势力云集、风波诡谲的叙利亚战场,俄罗斯并不只需应付来自武装分子这些“乌合之众”的挑战,国家间极为危险的摩擦对抗也是俄军要面对的问题。

  俄军被击落的是苏-24战斗轰炸机

  2015年11月24日,一架在叙利亚-土耳其边境地区上空飞行的俄军苏-24战斗轰炸机被土耳其空军F-16战机击落,土耳其一口咬定“俄战机侵犯其领空”,但俄罗斯对此说法则予以否认。

战斗民族到底是战斗民族,虽然窘迫,但仍是世界大国。俄罗斯就是靠着这种强硬的姿态,保障了自己最后的尊严。这种选择,是俄罗斯当前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更是俄罗斯骨子里“不服就干,快意恩仇”的强硬性格使然。

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是这个国家强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