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罕见夸中国国防工业, 向印度抽鞭子: 人家忙出口, 我们买买买

6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其第二任期内,首次以印度总理的身份在印度议会下院发表演讲。这番演讲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同时谈到了一系列与建设新印度有关的问题,并敦促所有政党和解。

莫迪概述了旅游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制造业,是提升印度经济的一些关键步骤。莫迪在演讲中发出呼吁并设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印度成为一个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一、豪言打造5万亿经济体        

5万亿美元经济体是什么概念呢?

以2018年全球GDP排名来看,位居第一的美国就不用说了。中国大陆GDP约为13.6万亿美元(本币实际增长6.6%,名义增长9.7%)位居第二,GDP总量也首次达到了美国的66.34%。

位列第三的仍然是日本。2018年其GDP本币实际增长0.7%,由于GDP平减指数同比下跌0.1%,所以GDP名义增速反而只有0.6%。5484961亿日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约为4.968万亿美元。

另外,德国在2018年GDP成功突破4万亿美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的欧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比2017年升值了4.55%,加上德国经济本币实际增长1.5%,还有一些通胀因素,导致按美元算德国GDP名义增长率超过了8%。

第五名是英国。而印度与法国,意大利和巴西互换排名——在2017年的时候,印度排名第六、法国排第七,巴西排第八、意大利排第九名。但就是因2018年欧元升值,而印度和巴西的货币贬值,导致他们的排名位置互换。其中,法国GDP约为2.776万亿美元、印度GDP约为2.716万亿美元、意大利约为2.072万亿美元,巴西下降到1.87万亿美元。

因此,如果印度要把经济总量提升到5万亿美元的规模,那就是要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以说,这个目标对印度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而莫迪要把印度经济带到世界第三,那将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二、几十年前印度领先中国        

但是,印度要完成这个目标,能靠什么支撑?按照目前的经验来看,如果印度不提升自己的制造业,以及国产加工和工业技术能力,就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莫迪对此十分清楚,所以他在演讲中以印度国防工业的制造能力为例感叹道,尽管印度迄今已经拥有两百多年的武器和弹药生产经验,但印度如今在国防装备中,仍有相当大一部分不得不依赖进口。

莫迪还罕见地夸赞了中国的国防工业能力:“我们在武器和弹药制造方面拥有近200至225年的经验。在印度独立时(1947年),我们有18个进行武器制造的实体。而大约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和弹药制造能力,可以说,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工厂”。

莫迪这话虽然有一些不准确,中国在那时候其实也有造枪造炮的能力,但确实在技术上和规模上距离很多国家还有差距。可是再看看今天,中国在航母、五代战机、核潜艇、新一代主战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等海陆空天各种重要武器上,已经实现国产化,而且距离国际一流水平已经几乎没什么差别。

正如莫迪对印度议员们所说,“如今中国已经开始向很多国家出口多种国防装备,包括无人机、潜艇、战舰和飞机,而我们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装备进口国。我们必须扭转印度这种状态”。

这是莫迪对印度国防工业抽了“一鞭子”。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在今年3月发出的一项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8年间与2009年至2013年间相比,印度武器进口其实下降了24%。而且,印度在连续八年保持世界最大武器进口国的地位后,2018年已经被沙特阿拉伯取代,成为世界第二大武器进口国。

不过,印度武器进口的减少,基本上与印度本土国防制造能力无关。进口锐减最可能的原因包括延迟交付。正如上述报告所言,印度推迟了从外国供应商获得许可生产的武器的交付,比如2001年从俄罗斯订购的战斗机和2008年从法国订购的鮋鱼级潜艇。这些订单都是一拖再拖

报告显示, 2014-2018年,印度占全球武器进口总额的9.5%。在SIPRI研究期间,印度从俄罗斯采购了Mi-17-V5直升机,美国波音P8-I海上侦察机,以色列的无人机和雷达。

印度一直希望提高本土国防制造业能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武器出口国,并将目标设定为到2025年成为世界五大武器制造国之一。为此,印度有不少专家也提出应该学习北方邻国——中国。虽然中国依然进口不少武器,目前为世界第六大武器进口国,但近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都是武器净出口国。

在2011年至2015年的5年时间里,五大出口国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和中国。迄今为止,美国和俄罗斯仍是最大的出口国,分别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6%和21%。

报告的另一项重要发现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一直是中国主要的武器出口国。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五大武器出口国。从2014年至2018年,两国占中国武器出口额的53%。

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统计,中国7家国有企业在武器销售方面位居2016年全球武器生产企业20强。国内市场给这些企业帮了大忙。但这些企业在出口方面也做得不错,特别是考虑到一些最大的武器进口国,比如印度、韩国、越南出于一些原因而不采购中国武器。

三、差距到底在哪?

和中国不同,印度为什么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印度方面总结了一些原因。

第一,印度之所以进口,是因为国防“生产”部门大多病入膏肓,不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充斥着腐败和低效。在过去印度完成的军事采购大单中,有一些就深陷腐败和回扣指控。这不仅扼杀了国内研发,还使得他们更热衷于享受回扣。

第二,在英国统治时期,英国刻意保持印度制造业的疲软,将原材料送到英国加工。由于这个原因,印度在服务业方面比制造业更强大。

第三,由于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和其在南亚地区的大国地位,印度在购买国外武器时能够获得比较先进的版本。例如,俄罗斯卖给中国的苏-30MKK战斗机,就比卖给印度的苏-30MKI战斗机略逊一些。

这样一来,印度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或者西方国家的武器。而中国因为制造技术和科研能力的基础比较好,再加上意志坚定,所以靠引进、模仿和消化,不断加强自己的国防工业设计、建造能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规模地升级制造业并进行制造业的现代化。

英国智库认为,中国的成功来源于他们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目前大大超过其GDP的2%。近来,中国也欢迎私人企业在国防生产中发挥作用。印度应该快速行动,开辟道路为国有防务生产部门和私企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同时,印度应增加研发方面的预算支出,降低从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技术转移的预期,让印度成为所有制造业企业更加青睐的目的地。

2014年,莫迪首次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印度总理,首次成为印度的核心人物,他承诺实现经济增长和繁荣,终结盛行的腐败。但是在过去的五年里,他的政府让印度的经济有了起色,也做出了一些有争议的决定。

在第二任期,莫迪会给印度带来更大的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