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易谈兵2019-07-06
近日,有美媒发布消息,美国国防部宣布,已经向洛马公司订购了一批最新型的远程反舰导弹,即LRASM,美军编号为AGM-158C,合同总额不超过1.749亿美元。
LRASM的外形和通常的导弹有较大区别,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信号
这已经不是美军首次采购LRASM,在2017年,美军就采购了23枚,总金额6800万美元,单价约300万美元,按照此价格,这次采购的数量约58枚,数量又上了一个台阶。
LRASM是一种重型亚音速巡航导弹,空射型重1100公斤,舰载型因为安装了助推器,所以重量增加到2000公斤。其射程说法不一,有种说法称它基于JASSM-ER的技术,JASSM-ER作战范围在500海里(930公里)左右,但是LRASM因为额外安装了传感器并且增加了更多功能,所以射程会下降一些,通常认为其射程为300海里(570公里),但是通过调整战斗部的重量,其射程可以增加到1600公里以上。
从F-18“大黄蜂”战斗机上分离的LRASM,可以看到其底部的构造
LRASM的战斗部重1000磅,即454公斤,属于半穿甲爆破弹头,对于反舰导弹来说,这个量级的战斗部已经相当可观,和战斧导弹属于同一量级,对普通的军舰具备致命杀伤力。
LRASM命中靶船的连续镜头,可以看出它的精度有多高,靶船还在行进中
而且它还是一种智能化的导弹,能够识别目标军舰,选择最薄弱处进行打击,从而使导弹的破坏力达到最大,能直接威胁航母这样的大型舰艇。
LRASM可以选择军舰的薄弱处进行攻击,专打要害,所以能对军舰造成极大创伤
LRASM的杀手锏是它具备隐形能力,外形很像一架缩小的隐形飞机,不过比起普通的战斗机导弹的体积要小很多,所以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更小,加之它是贴海飞行,所以极难察觉。
此外,LRASM还标榜一个特殊能力,它可以不依赖GPS和其它任何制导,独立进行搜索,并且可以识别敌方防空舰,规划出飞行路线绕过地方军舰的防空区域,打击重要目标。就像一个绝世刺客,在敌军重兵保卫下,也可以刺杀敌方的大将。
图为LRASM导弹打击体系示意图。
LRASM唯一被人诟病的就是其速度太慢,一直保持在0.8马赫左右,按照飞行570公里计算,要花34分钟,这个时间航母编队都驶出30公里了,另外在发起攻击时,如果被敌方发觉,容易被防空火力拦截。
其实最早洛马公司为LRASM也设计过超音速反舰型,但是超音速导弹带来的问题更大,在射程、弹头重量和隐形能力方面都被亚音速型吊打,所以在2012年就停止了研发。
事实上,超音速反舰导弹如果想在射程和弹头重量上看齐巡航导弹,会付出大得多的代价。比如苏联著名的P700“花岗石”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速度2.5马赫,高空弹道最大射程550公里,弹头重750公斤,但重量却近7吨,有10米长,只能布置在大型军舰上,使用范围相当有限。
体积巨大的俄罗斯“花岗石”反舰导弹,虽然能超音速飞行,但是作战效果并没有设想的那么高
亚音速巡航导弹事实上拦截难度也相当高,马岛战争时,阿根廷战斗机发射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一枚陆基发射的“飞鱼”击伤“格拉摩尔根”号驱逐舰;1987年5月17日,一架伊拉克战斗机发射两枚“飞鱼”导弹命中美军“斯塔克”号护卫舰,使其重伤。因为“飞鱼”导弹在飞行前期雷达不开机采用惯性导航,在抵达目标附近才开机搜索,所以很难被察觉,虽然“谢菲尔德”号被击沉英军自身的疏忽懈怠也是重要原因,不过从当时英军对于“飞鱼”的恐惧可以看出,他们对拦截这种亚音速导弹实在心里没底,而美军“斯塔克”号直到被命中,也没发现来袭导弹,糊里糊涂就被打上了。
被阿根廷“飞鱼”导弹命中的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飞鱼导弹并未爆炸,但是导弹燃料却引发大火,最终导致英舰沉没
而LRASM与“飞鱼”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它可以全程不发射雷达信号,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探测识别目标,所以要依靠光学仪器和红外探测器才能发现,而这两种设备的探测距离都很近,等到发现目标,留给军舰的反应时间就十分紧张了。
目前,LRASM已经完成了在B-1B轰炸机上的测试,它使得B-1B成为一种非常犀利的空中反舰作战平台。使用旋转式挂架,B-1B可以一次携带24枚!这实在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意味着B-1B轰炸机可以单机对一支航母编队的所有舰艇发动饱和打击,因为LRASM的低可探测性,一枚导弹足以抵得上多枚非隐形导弹,即便是美军自己的航母编队,也不敢说能在这样的打击下幸存下来。
B-1B轰炸机发射LRASM
这个挂弹数量并不是空穴来风,在2018年4月,一架美军的B-1B在空袭叙利亚机场的行动中,单机发射了19枚JASSM-ER导弹,它的重量尺寸都和LRASM相差不大。
美军对LRASM远程反舰导弹的重视,也深刻体现了美国海军在近些年来发展道路的转变。在过去,反舰导弹只是美军战斗体系中十分弱小的一环,像“鱼叉”这样年头古老性能鸡肋的导弹,美军一用就是40多年。因为美国海军根本没指望用它来当反舰的主力,真正的战斗主力是航母,是舰载机,是各种机载炸弹。
“鱼叉”反舰导弹越来越力不从心
只要航母出动,舰载机升空,那真是妥妥的“飞龙骑脸怎么输”。尤其在苏联解体后,面对日益衰败的俄罗斯,美国海军更显得空前强大。所以有一阵子美国海军一门心思在研究由海到陆,搞出了DDG1000这样剑走偏锋的东西。
但是随着中国海军的崛起,美国忽然发现在茫茫大洋上,美国海军不再掌控一切,航母自己有别家也有,飞龙骑脸的战术也可以把自己一波带走。
所以美国的远程反舰导弹,正是这样深刻的危机感下的产物。